“成功了!”油气生产现场爆发出激动的欢呼声。近日掌柜配资,在四川南充市公003-13井,一只形似“智能清道夫”的特殊装置,从450米深的井下被顺利取出。在井底持续工作224天后,该装置圆满完成防蜡任务,标志着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中油气矿在原油开采防蜡技术方面实现关键突破。
油井结蜡如同人体血管中的栓塞,极易堵塞采油管道,导致产量下滑。特别是川中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油藏具有“低孔、低渗、低丰度”特点掌柜配资,传统防蜡方法效果有限且易干扰正常生产。“就像血管中积累了胆固醇,我们的油管内部也会结蜡。”工艺技术所采油气工艺组组长杜涓介绍,“过去是等‘血管’堵了再抢救,现在则是提前预防。”
去年10月,杜涓和团队针对传统防蜡装置“成本高、位置固定、难以重复使用”等痛点,自主研发出新型活动式防蜡工具。该工具可通过钢丝精准下放至结蜡区段,实现从“被动清堵”到“主动防护”的转变,长期抑制石蜡析出。
这款被技术人员喻为“清道夫”的创新工具掌柜配资,成功解决了困扰石油行业多年的油井结蜡难题。在003-13井应用期间,该工具累计减少清蜡作业15井次,月均增油6吨以上,目前正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几乎同时,在南充002-S井组,另一场攻坚战也正在进行。60℃的酷热环境下,川中油气矿依托“党建联盟”组建跨部门、区域党员突击队,带领技术团队实施双井同步作业,向800米井深、熔点超90℃的坚硬蜡层发起“总攻”。
当前,新一轮原油上产会战已在南充拉开大幕。通过持续攻关和新的认识,川中石油人将原油开发重点由常规油转向致密油、页岩油(开采难度更大、需新技术才能采出的石油资源)方向,推动原油开发从常规向非常规拓展。
目前,相关集成技术已在多个区块推广。未来掌柜配资,川中油气矿将继续推进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复杂油藏开发效能。一代代川中石油人正用智慧和汗水,唤醒地层深处的能量,为端牢能源“饭碗”注入坚实的川中力量。(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兵 通讯员 屈超英)
垒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